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态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传统灌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生产目的,通过水资源最大范围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因而容易忽略农田水利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灌区内点面污染严重,治污能力

传统灌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生产目的,通过水资源最大范围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因而容易忽略农田水利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灌区内点面污染严重,治污能力不能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限制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灌区已成为新时代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现代化灌区的建设进程。大中型灌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生态建设与当地农业发展相脱节等问题依然严重,本文试图探讨灌区在发展中存在的生态和资源问题及发展需求,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宏观背景下的灌区建设提供方向和策略参考。

一、中国灌区的发展成就

灌区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建设,灌区的经营和管理已经逐步成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8年底,全国有各类大中型灌区7760处,规划灌溉面积0.34亿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8%。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有所增加,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532。此时,全国兼有农村供水工程5887.46万处,总受益人口达到8.12亿人,“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得到好转。全面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我国高效经济作物三分之一以上产于大中型灌区,出口更多农产品有赖于灌区。

水利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灌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断完善。2016年汪洋在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上指出,农田水利是农业经济现代化的短板,要深化水利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融资和管理,推进灌区建设进入科学发展、良性运行的轨道。十八大以后,有关水利发展的支柱性、牵引性、开放型、创新型改革政策密集出台,多点开花。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水权交易市场试点建立、水资源税、水生态保护等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水价按成本定价和收费已步入正轨,覆盖797个县、5200万亩灌溉农田。此外,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建设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举措,河湖管理中存在的治理难题推动了河长制的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水利制度和组织体系基本建立,重大水利改革措施取得实效。

二、影响灌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生态灌区是各类灌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这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非常重视。然而,很多灌区没有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内部的生态环境也未给与相应管理。因此,灌区管理部门还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对生态灌区的新要求,出现了一系列进退两难的问题。

(一)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存在严重缺陷,这与高质量的灌区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人多水少且供水矛盾突出,这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基本水情,“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早已成为群众的心头之患。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把关系民生的“节水优先”放在新时代治水工作的首位,这无疑加快推进了供水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然而,对已建成灌区进行分析,很多工程的节水灌溉体系并不完整,没有立足于长期发展机制,导致节水设计只是空谈。中国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工程的续建和改建,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2019年中国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是0.559,与世界先进灌溉水平0.7-0.8相比有很大差距。此外,海河、黄河、辽河等流域灌区既缺水又严重超载,很多工程效益没有得到发挥充分,在思想认知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都影响了生态灌区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二)灌区污染物的过量排放严重影响地区生态系统,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污水灌溉和农药使用不当会导致粮食产量和质量的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耕地受到各种程度污染的面积高达67万公顷,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3万公顷,每年由此产生的粮食损失有1200万吨,甚至一些严重污染地区已选择弃耕。一方面,灌区内的污染治理是环保问题,不仅要有相应的排污工程措施,还需要有良好的技术与之相结合,目前的排污能力和技术尚不能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水污染为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一些隐患,旱、涝、碱、虫灾害都会加剧农业供需矛盾和不稳定性,可见,建设生态灌区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qikandaodu/2021/0626/795.html



上一篇:永磁电机在水利大型低扬程水泵上的适用性
下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