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2)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1 完善机制,推进改革,优化体系 3.1.1 水利工程管理与配套体系完善性、完整性,关系着水利工程各项效益的发挥,应设置职能部门,建立管理机构,健

3.1 完善机制,推进改革,优化体系

3.1.1 水利工程管理与配套体系完善性、完整性,关系着水利工程各项效益的发挥,应设置职能部门,建立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目标责任制,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社会公示、建设监管保证体系,配备相关人员,组建管水队伍,明确专人管理,明确工程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组织技术员深入工地及灌区工作,普查水利工程,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指导,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水利用水体系,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得到改善。

3.1.2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优化管理设施,建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定期检查维护,对不合质量标准的工程组织返工重修,对尚未修复的设施进行改造和修复,增设水渠道防渗措施,建立抵御突发自然灾害的科学应急措施,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防灾减灾建设之间的协调与配套工作,合理安排用水计划,确保灌、排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政府对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所要承担的压力和成本,为农田水利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3.2.1 农田水利工程区域性较强,不同区域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不同,应因地制宜,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情况和实际用水量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当地山多地少,田块分散的地貌特征,合理规划与设计,以排水、蓄水的小型田间灌排工程、引水工程、小型灌区、中小型泵站、小山塘、小水窖、小坑塘、蓄水池、水井为主,科学调控分配、使用、蓄存、拦截、农业水资源,合理改土培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面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3.2.2 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加快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与推广,加强农村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农村水利系统化突发事件应急预警系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明确农田水利建设产权制度,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流转

3.3.1 对基层水利队伍进行改组、改造、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构建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方式,落实产权主体,明确管理责任,评估指标,核定资产价值,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资质,解决资产核定与价值评估问题。

3.3.2 按照工程类型,以村组、乡镇和县市区为单位,逐一登记造册,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途,开展工程建设,逐一确权,确立受益范围和现行的产权归属,或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交易纳入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规范流转交易,取得农田水利设施流转经营权。加强经营项目及水利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对设施资产重置估价,形成水利固定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建立共同出资、共同受益、共同参与管理的自治机制,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

3.4 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重视工程项目的管理,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移交给工程管理单位时,做好衔接,为防止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脱节,应从施工单位入手,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地质、地貌、施工环境等各项数据进行实地采集,最大限度防止渠道渗漏,做好工程管理设施维修与养护,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3.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意识

定期组织人员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工程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降低农田水利人为风险,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监管、维护等各方面的需求,保证工程顺利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随着农田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应完善机制,推进改革,优化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合理规划与设计明确农田水利建设产权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意识,解决农田水利发展模式粗放,管护机制不建全,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工程老化失修,设施损害严重,技术性不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qikandaodu/2021/0627/796.html



上一篇:生态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下一篇: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