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利规划与设计》刊物[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征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收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数据[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栏目[05/29]
理工能科:有知名机构进化论资产,东方港湾参(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问:公司针对新能源领域是否有针对性布局? 答:信息化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研发光伏、核电造价产品,以及新能源经济评价产品。2017年开始配合中国核
问:公司针对新能源领域是否有针对性布局?
答:信息化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研发光伏、核电造价产品,以及新能源经济评价产品。2017年开始配合中国核电标准化研究所《核电厂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18版)》(简称“二代加”定额)定额编制工作,共完成24册核电定额发布,并于2017年与核电标准化研究所签订定额授权合同,授权期限为5年,从2017年1月1日起至021年12月31日。为规范核电建设市场秩序,合理确定核电工程造价,2018年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启动核电三代定额编制工作,从2018年开始配合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开展核电三代定额编制工作。公司正在寻求与新能源定额编制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下属可再生能源定额站的合作,现行光伏定额是2016版,风电定额是2019版,我们会寻求定额的授权。此外,在勘测设计咨询领域,公司目前正在和国家电投江西分公司合作开展光伏发电工程设计咨询服务。新能源发电工程的设计软件,新能源发电工程的监测、运维、交易信息化业务我们仍处在前期研究阶段。另外,公司也在不断拓展综合能源业务机会。
问:新能源转型双碳环境下,公司业务和订单情况是否有显著增加,未来增速预期?
答:公司预计软件产品保持稳定,数字工地业务保持30%以上增速,软件定制化项目保持20%以上增速。
问:电力造价行业的市场空间?
答:电力工程造价类软件:作为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合作编制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博微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市场耕耘,造价类软件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地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博微电力工程造价软件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工程造价软件显著提高造价编制效率,为各电力企业节省人力物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博微是电力定额总站电子版定额授权单位,具有电子版定额合法使用权利。目前公司造价类产品已覆盖发电、输变电、配电全生命周期以及定额计价、清单计价两种计价体系,根据电压等级及工程类型,公司造价类产品共分为主网、配电网、技改检修三大类。近年来博微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已逐步推出核电造价、核电清单、光伏造价及经济评价软件。公司造价软件适用于电力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及建管单位用于编制电力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公司造价产品营收具有周期性及可持续性,公司会根据定额版本研发新版软件,并进行license授权,定额换版后研发新版软件。单品类定额更新周期一般为5年,主网造价系列产品的市场空间大致在5-6万套/5年,技改检修造价系列产品的市场空间大致在3万套/5年,配网造价系列产品的市场空间大致在3万套/5年。单套价格在6000-元不等。新能源主要设计单位与公司电网造价客户群体重叠度较高。公司配电网设计软件目前市占率第一,主要适用于电力建管、设计、咨询单位编制。整体市场空间约在2-3万套。单套价格为元。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基于配网勘测APP应用软件、WEB管理平台、配电网设计软件的配电网勘测设计技经一体化解决方案。除造价设计软件之外,公司还研发有工程建设辅助类产品,主要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类软件,包括电力工程经济评价软件,电力工程清单标准化应用软件,物资离线提报等软件产品。单款产品各省的市场空间约为50-100套。
问:造价产品的核心竞争壁垒和竞争格局
答:造价产品领域,随着电力定额授权的放开,广联达、恒华科技等竞争厂商先后获得了部分定额的授权,但是因为公司完整的产品生态链及良好的客户使用粘性,目前竞争厂商未获得规模化的市场份额,公司龙头地位较为稳固。设计产品领域,竞争较为激烈,恒华科技、博超软件在主网设计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公司主要以抢占市场为主;而公司在配电网设计软件市场具有行业第一的市占率,但因软件使用没有形成粘性,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挖掘。公司主要有竞争优势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1、公司构建了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电力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控具有多个环节,竞争对手无法从单一环节竞争对全流程进行颠覆;2、公司客户渠道覆盖深度和广度是竞争对手无法达到的,公司可以覆盖到县级层级客户。3、公司构建的服务体系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有较高的技术壁垒。4、公司自2008年国网SG186建设开始,就为建管单位提供了造价管控的信息化项目,造价类信息化项目数据来源于公司的软件产品,对产品形成了护城河作用。5、公司已在全国形成庞大的客户基础,局部省份的竞争无法对整体趋势造成影响。6、公司已在三维技术方面投入5年时间,已开展基于BIM的数字化造价模式研究,引领电力造价行业。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zonghexinwen/2022/031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