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乡村振兴视角下基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乡村旅(2)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2 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 随着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为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2.2 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

随着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为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触目惊心。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资源开发为环境带来的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当前我国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环境开采的程度超过了地方环境能够承受的上限。不同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旅游高峰期也不一样,因此面临生态环境危害的时间段也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乡村旅游产业是在农业生态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后,乡村资源开发基本上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某种平衡,进一步开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将打破这种平衡,人流、车流的大量增加将导致生活垃圾的增多,同时地方的土壤、水体、大气、植被等生态要素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地方资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加,甚至出现浪费的问题。人流和车流的大量涌入,将为地方水、电、燃料、粮食等资源的消耗带来新的需求,而资源浪费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就导致资源过度开采下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破坏。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比如将农家乐、旅馆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在不合理的选址上,由于事先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基础设施配套施工时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问题,进而引发地区环境退化、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问题。有些乡村旅游景区在建设时征用了大型的机械设备,不利于土壤、水资源等生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资源开发中一味地模仿城市园林施工建设,挖地造湖、挖山填壑这些行为实际上违背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乡村旅游产业主要是通过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过度的人为施工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反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4]。

2.3 旅游资源开发过度追求短期利益

当前,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相对集中,因此很多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目标就变成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按照旅游需求的时间节点来看,乡村旅游需求量最旺盛的时间段集中在法定节假日以及平时周末两天,很多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项目还是以农产品采摘为主,导致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游客,对当地生态环境接待带来巨大的压力。结合我国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旅游景点收入大多以门票收入为主,因此游客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景点的总体收入,带动旅游景点的整体效益。因此,在一些景区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流量而不惜超规模接待游客,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带来影响,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性。

3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建议

3.1 完善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尽量保全乡村旅游中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也就是需要对传统村落和地方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全面保护,为游客带来最真实的乡村体验。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旅游地方特色资源中最核心的体现,在进行传统村落维护维修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建筑材料,避免在维修的过程中对乡村传统村落带来的二次损害。在保护乡村地方特色资源完整性的同时,还应当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尊重地方特色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原始性,在修缮的基础上不能随意修改。对乡土特色资源的整体性进行保护,应当对该地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文化载体、街道水系等看得见的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这类看不见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之间的协同性发展,为乡村地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升级寻求更多的机会,推动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3.2 促进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事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乡村中的社区功能逐步完善,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农村居民生活中的采光系统、通风系统、保暖系统、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5]。但是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保证地方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最大程度还原乡村生活的原始气息以及乡村风情风貌。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如何做到在保护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围绕科学发展、合理保护的原则,将乡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是探索乡村旅游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立足物质、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空间发展机遇进行摸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qikandaodu/2021/0204/678.html



上一篇: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换届,冯德虎当选会长
下一篇:个人理财规划探析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