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乡村振兴视角下基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乡村旅(3)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3 加强政策宣传,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对乡村地方特色资源进行维护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在对古村落和古建筑进行

3.3 加强政策宣传,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对乡村地方特色资源进行维护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在对古村落和古建筑进行现代化整修前,应当广泛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地方群众与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强化公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性,加强公众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工作首先应当在公众间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在整修的过程中要从当地群众的民风民俗出发,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规模化的翻新,防止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趋势的出现。根据地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进行翻修设计,在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品质。

3.4 加大区域协作力度

在乡村旅游事业中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想发展特色鲜明的地方旅游事业,就应当重视区域协作下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使区域间获得最大的联动资源开发效益[6]。游客到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获得与城市生活具有明显差异的特殊体验。按照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实际情况,行政管理部门在区域协作的过程中要提高项目开发的针对性,切实拓展乡村旅游的新内容和新形势,提高区域联动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区域联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各个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存在差异性,借助资源融合,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充分体现区域协作联动的重要作用。

3.5 开发多元旅游项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人们回归乡村自然的愿望,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当代人越来越追捧的放松方式。2017年,在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不难看出,新时期下要推动乡村旅游事业向好发展,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围绕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的原则下开发新的乡村旅游项目,要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为发展地方特色乡村旅游事业打造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一是打造风格迥异的乡村居所,结合地区或民族特色,以地区周边的山水资源作为配套,构建游客真正向往的乡村民宿;二是打造乡间劳动体验项目,帮助游客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获得全身心放松;三是打造最真实的乡间娱乐场景项目,帮助游客获得儿时单纯的游戏体验,同时大力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目的;四是打造地方特色美食文化项目,让游客在玩乐的同时获得味蕾的满足。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深入,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特色资源开发,成为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形式空前利好,为农村居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在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除了关注经济增长的态势外,还应当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制约,平衡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帮助地方上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切实推动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1]何成军,李晓琴,曾诚.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101-109.

[2]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38(1):102-118.

[3]颜文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海外经验借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200-204,224.

[4]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9):50-52.

[5]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5):77-82.

[6]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5):34-42.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多个方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础政策,为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地方要想切实获得发展,就离不开主要产业支撑,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同样如此。我国幅员辽阔,人们生活的乡村环境和民风民俗等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多样化的、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这些乡土资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基于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以特色乡土资源开放带动乡村旅游产业,进而缩短城乡差距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家乡村旅游监测中心调研数据显示,设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101个扶贫监测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监测点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23元,实现脱贫人数为4796人,占总脱贫人数的30.4%。1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体现1.1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凭借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有利的教育、医疗、劳动资源等,吸引了大批乡村劳动力。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这部分来自乡村的劳动力很难真正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使得乡村劳动力同时游离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导致我国小长假期间交通运输行业的压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策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倾斜,政府开始为乡村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地方特色旅游业资源作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1]。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就业和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农民也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贡献自己的生产力量,促进农村经济欣欣向荣的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生态价值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中,为了保存地方特色乡土资源的原始形态,必须重视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协同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很多地方政府提倡对古村落和古建筑进行翻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楼宇拔地而起,淳朴的民风民俗慢慢消失。此外,大量的劳动力流出,导致农业土地荒芜,大量的乡土资源闲置,削弱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价值。如今,农村大都只剩下老人和儿童,乡村发展缺乏生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地方特色乡土资源的充分开发有利于保护正在消失的农村特色建筑,保留古村落的原始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以地方特色乡土资源开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彰显其生态价?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具有文化价值国人普遍对乡土感情深厚,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土感情正随着乡土文化的消失逐渐消逝,乡土文化逐渐成为回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仅要求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还应当包括对乡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巩固乡土文化的价值,真正将“乡村振兴”和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有机融合,实现文化强国的目的[2]。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灵魂,体现了国民的思想和精神要求,乡村特色资源中显著的地域特色,往往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象征,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向往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社会价值城镇化建设使得亲人之间、邻居之间的情感渐渐淡漠,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挖掘地方特色乡土资源有利于激发离家的人们隐藏在心中的乡愁,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的优势。特色乡土资源开发立足村民的信仰,能够在短时间唤醒人们的情感意识,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不论是自然风光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是激发人们情感共鸣的有力地方特色资源,即便是对于离家的人们来说,也能快速地帮助他们找到对故土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进而形成正面的、积极的社会风气,鼓励农民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为故乡建设出一份力,带动“乡村振兴”事业按部就班地完成。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2.1 地区旅游项目单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与普通的乡村旅游资源相比,具有很大的价值优势。乡村旅游项目不仅能够以其天然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还可以对地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优化配置,提高地方旅游在乡村旅游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城乡经济水平差异明显,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缩短城乡发展差异的载体,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将新时代下农村居民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从目前的乡村经济发展实践经验来看,一些地区的经济一旦得到了发展,淳朴的民风民俗立刻荡然无存。人们放弃了传统的服饰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一切都将城市建设作为地区发展的标准,这些偏激的发展观念十分不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的地方特色资源挖掘不够,导致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单一[3]。与此同时,个别地区只关注如何将资源融入到地区旅游项目中,忽视了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提升游客旅游的体验,导致在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利用时有走马观花的现象 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随着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为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触目惊心。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资源开发为环境带来的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首先,当前我国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环境开采的程度超过了地方环境能够承受的上限。不同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旅游高峰期也不一样,因此面临生态环境危害的时间段也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乡村旅游产业是在农业生态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后,乡村资源开发基本上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某种平衡,进一步开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将打破这种平衡,人流、车流的大量增加将导致生活垃圾的增多,同时地方的土壤、水体、大气、植被等生态要素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地方资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加,甚至出现浪费的问题。人流和车流的大量涌入,将为地方水、电、燃料、粮食等资源的消耗带来新的需求,而资源浪费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就导致资源过度开采下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其次,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破坏。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比如将农家乐、旅馆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在不合理的选址上,由于事先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基础设施配套施工时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问题,进而引发地区环境退化、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问题。有些乡村旅游景区在建设时征用了大型的机械设备,不利于土壤、水资源等生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资源开发中一味地模仿城市园林施工建设,挖地造湖、挖山填壑这些行为实际上违背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乡村旅游产业主要是通过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过度的人为施工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反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4] 旅游资源开发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当前,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相对集中,因此很多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目标就变成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按照旅游需求的时间节点来看,乡村旅游需求量最旺盛的时间段集中在法定节假日以及平时周末两天,很多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项目还是以农产品采摘为主,导致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游客,对当地生态环境接待带来巨大的压力。结合我国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旅游景点收入大多以门票收入为主,因此游客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景点的总体收入,带动旅游景点的整体效益。因此,在一些景区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流量而不惜超规模接待游客,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带来影响,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性。3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建议3.1 完善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尽量保全乡村旅游中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也就是需要对传统村落和地方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全面保护,为游客带来最真实的乡村体验。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旅游地方特色资源中最核心的体现,在进行传统村落维护维修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建筑材料,避免在维修的过程中对乡村传统村落带来的二次损害。在保护乡村地方特色资源完整性的同时,还应当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尊重地方特色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原始性,在修缮的基础上不能随意修改。对乡土特色资源的整体性进行保护,应当对该地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文化载体、街道水系等看得见的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这类看不见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之间的协同性发展,为乡村地方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升级寻求更多的机会,推动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促进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事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乡村中的社区功能逐步完善,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农村居民生活中的采光系统、通风系统、保暖系统、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5]。但是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保证地方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最大程度还原乡村生活的原始气息以及乡村风情风貌。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如何做到在保护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围绕科学发展、合理保护的原则,将乡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是探索乡村旅游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立足物质、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空间发展机遇进行摸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加强政策宣传,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对乡村地方特色资源进行维护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在对古村落和古建筑进行现代化整修前,应当广泛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地方群众与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强化公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性,加强公众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工作首先应当在公众间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在整修的过程中要从当地群众的民风民俗出发,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规模化的翻新,防止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趋势的出现。根据地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进行翻修设计,在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品质 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在乡村旅游事业中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想发展特色鲜明的地方旅游事业,就应当重视区域协作下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使区域间获得最大的联动资源开发效益[6]。游客到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获得与城市生活具有明显差异的特殊体验。按照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实际情况,行政管理部门在区域协作的过程中要提高项目开发的针对性,切实拓展乡村旅游的新内容和新形势,提高区域联动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区域联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各个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存在差异性,借助资源融合,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充分体现区域协作联动的重要作用 开发多元旅游项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人们回归乡村自然的愿望,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当代人越来越追捧的放松方式。2017年,在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不难看出,新时期下要推动乡村旅游事业向好发展,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围绕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的原则下开发新的乡村旅游项目,要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为发展地方特色乡村旅游事业打造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一是打造风格迥异的乡村居所,结合地区或民族特色,以地区周边的山水资源作为配套,构建游客真正向往的乡村民宿;二是打造乡间劳动体验项目,帮助游客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获得全身心放松;三是打造最真实的乡间娱乐场景项目,帮助游客获得儿时单纯的游戏体验,同时大力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目的;四是打造地方特色美食文化项目,让游客在玩乐的同时获得味蕾的满足。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深入,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特色资源开发,成为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形式空前利好,为农村居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在开发地方特色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除了关注经济增长的态势外,还应当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制约,平衡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帮助地方上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切实推动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参考文献:[1]何成军,李晓琴,曾诚.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101-109.[2]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38(1):102-118.[3]颜文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海外经验借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200-204,224.[4]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9):50-52.[5]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5):77-82.[6]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5):34-42.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qikandaodu/2021/0204/678.html



上一篇: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换届,冯德虎当选会长
下一篇:个人理财规划探析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