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卢兴江‖粤中船厂的“蝶变”(见证中山70年/纪(2)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62 年6 月的一天早晨,朱凯仁乘船来到岐江河边的粤中船厂。辞掉交通部工作的大学生要来粤中船厂上班,这事在干部和工人中间炸开了锅。因为自带光

1962 年6 月的一天早晨,朱凯仁乘船来到岐江河边的粤中船厂。辞掉交通部工作的大学生要来粤中船厂上班,这事在干部和工人中间炸开了锅。因为自带光环,许多人以为厂里一定会给这个“神”一样的大学生安排一个领导岗位,没有想到的是,不等厂领导说话,朱凯仁直接申请到一线车间工作。领导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一般,有培养前途,同意了。

从交通部海河局到粤中船厂,反差极大,但朱凯仁没有退缩。厂领导带他参观了整个工厂后,他多少有些失落。船厂实在太落后了,且不说整个厂区的建筑均为砖瓦木质结构,单说加工设备就够寒酸的。没有任何起重设备,通过岐江河运来的木材全靠工人肩扛。钢材太重,人扛不动,就借助涂了润滑油的木轨和一台固定在树上的卷扬机,外加人工力量拉上岸。因为没钱修水闸,拉运钢材等原材料的船只能依靠岐江河的潮起潮落,进出船排车间。很多时候,工人们需要半夜起床,彻夜工作。

修船车间是粤中船厂当时的基础车间,朱凯仁进到车间一看,车间只能修造小舢船(近海和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小吨位木制驳船,以及少量机动渔船。工人师傅使用的工具只有木铇、螺纹钻、牛筋钻、板锯和线锯等,锯大木的则是风车锯。这里生产劳动强度极大,生产效率极低。虽然设备简陋,环境艰苦,但工人们激情澎拜,没有一个人抱怨和喊累。这是朱凯仁最大的欣慰,也就在这个场景之下,他暗下决心,利用自己的专业,协助厂领导改变现状。

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1962 年3 月,春姑娘从冬眠中醒来。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接管粤中船厂的省航运厅决定对船厂进行大规模改造,上马钢质船舶项目。当时,船厂的环境和条件非常简陋和艰苦,听到这个重磅消息后,工程技术人员纷纷摩拳擦掌,期待新时代快些到来。可是,建造钢质船舶谈何容易?

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大家的心里还是没底。但是,厂领导的思想是统一的: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逆势而上。没有技术,十多名有制造木船经验的工人被派到南京金陵船厂跟班学习,而且一学就是三个月。回厂后,“向金陵船厂工人学习,自力更生,向造钢船进军!”的口号悬挂在每个车间。没有设备,朱凯仁等技术骨干被委以重任,全力改造和上马船排、水闸、船坞和起重装备。

1963 年,朱凯仁利用所学技术,设计出了重型吊架,降低船坞工的劳动强度。此时,钢船项目已经上马,大量的钢材需要从岐江河边的船上运送到岸边,靠人力显然不行。可是,问题来了,朱凯仁学习的是船机制造,不懂土建,而重型吊架要建立在地面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请示厂领导,前往省里的水利规划设计院学习。时隔不久,吊架建成。对于需要常年像牛一样用肩运输原材料的船务工来说,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当重型吊架将15 吨重的钢材提上岸时,岸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两年后的1965 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粤中船厂来了三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粤中船厂的老领导请来的,都是退休老师傅。他们来自距离中山千里的上海江南造船厂,经验特别丰富。当时,船舶建造专家黎卓先生正在率队自行设计和建造省内第一艘内河钢质客货轮。就这样,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在缺乏冷加工设备的情况下,不到一年时间,钢质客货轮“红玉号”下水试航,取得成功。试航成功的那一刻,朱凯仁和许多同事热泪盈眶。

33 艘“中山造”驶向战场

雍景园东门外一家咖啡馆里,和煦的阳光从窗外透过玻璃,洒落在桌面上,一半温暖一半凉。我们问朱老,在粤中船厂奋斗了几十年,您感觉最忙的是哪个时段?

▲中山石岐粤中船厂新造的钢质内河客货轮在岐江试航

“援越抗美!”朱老想都没想便弹出几个字,铿锵有力。“一年时间,我们开足马力,白天晚上都工作,制造了10 艘50 吨的小油轮,又做了21 艘50 吨小货轮和2 艘渡车船,外加对应配件,陆续交接给了越南。这种船目标小,在小河中行动灵活,避开了美国的炮弹,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勋。”说这话时,朱老仍有一种自豪感。

1964 年8 月5 日,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发动侵略战争,威胁到我国安全,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援越抗美”开始。1968 年,粤中船厂突然接到省里一项任务,需要建造大量油轮和货轮。于是,全省三家有建造能力的船厂陆续报价,有报12 万元的,有报10 万元的,粤中船厂报价最低,建造一艘只需8.5 万元。最终,省里拍板,每艘10 万元。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zonghexinwen/2020/0724/402.html



上一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院秦潇:2020竞/平价项目现状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