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参与考古3年,河海大学团队解密良渚水利工程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们义务完成的工作,对良渚申遗是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是救了我们一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7月15日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写给河海

“他们义务完成的工作,对良渚申遗是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是救了我们一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7月15日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写给河海大学良渚团队》,让良渚古城外围水利考古的幕后英雄、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重点实验室在良渚古城成功申遗中的贡献被公众所了解。

他们的工作向世界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早在5000年前,中国良渚的水利工程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王宁远说:“网友调侃当今的中国是‘基建狂魔’,因为中国正在不断建设超级工程并刷新世界纪录。其实早在5000年前,比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左右,中华大地上就有一群‘基建狂魔’,他们不但修建了宏伟的良渚古城,还修建了庞大的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超级工程,改写中国和世界水利史

外围水利系统被列为良渚古城申遗的重要内容,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塘山长堤共11条水坝,它们控制和影响的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不仅把中国水坝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也改写了世界水利史。

这完全超出了学术界的预期,即使这套水利在30多年间被逐步了解和考古发掘之后,在2016年3月的研讨会上,国内顶级水利专家仍然不敢相信, 5000年前良渚先民竟然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建设了一个如此庞大的水坝群。它们可以为古城防洪吗?溢洪道在哪里?蓄水、排水和调控如何实现?会不会是城墙或地基?会不会是抵挡海潮的堤防......太多的疑问等待科学研究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河海团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了良渚水利系统与工程技术研究。2016年11月,河海团队来到现场 。“ 站在小山包上面对山谷张开双臂 ,右臂指向岗公岭水坝,左臂指向老虎岭水坝,两道坝在山两侧拉出一条笔直的线,想象着5000年前的水库,可以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河海团队外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晓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从那一天起,河海团队在3年里走遍了与水坝相关的每一座山,调研了周边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文与地质情况 ,逐渐破解了良渚水利工程之谜。

展开示意图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袁俊平告诉记者,良渚古城处于一个C形区域中,三面环山,只有东面朝向杭嘉湖平原,加之水网密布,既安全又适宜稻作生产。出于对水资源的管理,良渚先民们在三个区域修筑了11条水坝,整个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储水面,其中古城西北方的群山中有6条水坝分为东西两组,它们位于谷口控扼两条水道,因所处位置较高被称为“谷口高坝”。其中东高坝(岗公岭、老虎岭和周家畈)拦蓄出库容为1310万立方米的水库,西高坝(秋坞、石坞和蜜蜂垄)拦蓄出库容为34万立方米的水库;古城西侧三四公里外的平原弧丘间,有4条水坝(狮子山、鲤鱼山 、官山和梧桐弄),因所处位置较低被称为“平原低坝”;古城北侧大遮山脚下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向长坝,现存长度达5公里,是水利系统中体量最大的,被称为“ 塘山长堤 ”。平原低坝和塘山长堤形成的水库容量达3290万立方米。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分布图

经过精确测算,所有坝体的土方量总计为288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土的开挖、运输、填筑需要3个人工计算,建筑全部11条坝体大约需要860万个人工;若由1万人来建造,大约需要连续不断工作两年半,如果以每年农闲时间有100天参与建设,1万人完成水利系统建造需要近9年,综合考虑古城和水利系统建设(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工程量总计约1005万立方米),则需要几十年时间。在5000年前, 只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才能进行这么复杂的规划设计,才能调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持续进行工程建设,并完成后勤保障。

河海团队的研究为良渚古城申遗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他们的学术成果被作为申遗文本附件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距离遗产评估专家到现场考察不足一个月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忽然来函要求提供关于良渚水利系统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方面的专门资讯,河海团队临危受命,为ICOMOS专家做了两场水利系统研究专题汇报,并在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和浙江省考古所联合建立的实验室中进行了筑坝技术原理演示。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zonghexinwen/2020/1006/578.html



上一篇:薪资3000-10000!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招聘!
下一篇: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规划编制:陆上风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