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补贴将退出近海厂址资源趋紧 海上风电已到变局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上风电刚经历了一场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5月产业政策调整后的抢装,到之后的供应链紧张,再到2020年的爆发式增长,今年年底海上风电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面临提前平价。 陆上风

海上风电刚经历了一场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5月产业政策调整后的抢装,到之后的供应链紧张,再到2020年的爆发式增长,今年年底海上风电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面临提前平价。

陆上风电已经实现转型,未来海上如何发展,明年退补之后,产业是否可能面临下滑?

为实现平价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正在向深远海、集约开发、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漂浮式、风电制氢、综合能源岛等新技术与应用层出不穷。

海上风电走向深水是趋势

在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未来将在加强统筹兼顾,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加强示范引领,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海上风电产业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作。

据王大鹏介绍,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94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1~9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5万亿千瓦时,继续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中国海上风电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王大鹏介绍说,到2021年9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约1318.6万千瓦;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装机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2021年1-9月,海上风电发电量210.8亿千瓦时。中国海上风电的装备制造与施工运维等产业链产能稳步提升,目前已具备支持年新增装机容量数百万千瓦的能力;中国本地化研发制造的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超长叶片、漂浮式风电机组、长距离输电工程等一系列海上风电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海上风电支持管理政策与规划方面,国家层面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电价政策等一系列支持与管理政策,地方层面也在积极研究出台海上风电支持政策。“十三五”期间,中国沿海主要省区在国家统一指导下均制订或修订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并积极推进实施。

在王大鹏看来,海上风电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十四五”期间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他认为,风电场布局正在从近海向深水远岸布局转变。随着各产业用海需求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近海海上风电总体开发潜力有限,“十四五”中后期近海场址资源逐步紧张,同时借鉴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经验与趋势,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海域“由近及远”发展是必然趋势。

“近海开发空间趋紧,生态约束增强,与此同时,深远海海域风能资源优异,限制因素较少,可以达到降本增效作用,所以基地项目长足布局,由近海向深远海变化也是必然趋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8.900, -0.03, -0.34%)风电处处长胡小峰说介绍,我国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潜力约为35亿千瓦,50至100米水深约有21亿千瓦。

“海上风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稳字当头,有序发展,重视建设施工运维安全,确保安全不出问题,同时积极顺应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有序推进近海项目布局优化和深远海项目试点示范,统筹电力送出工程建设,真正实现项目大规模开发和高水平消纳。”王大鹏透露,将完善深远海风电产业政策,加快制定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探索深远海用海审批手续及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积极营造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他表示,有关部门还将组织编制《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研究在有条件的区域布局一批海上风电基地,推动形成规模化连片开发格局。将统筹考虑沿海主要省区海上风电“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或基地规划项目工作成熟度与用海、环保等方面建设条件,推进深远海示范项目示范开发。结合深远海示范项目开发,推动海上能源岛建设。

风机要浮起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表示,根据海上风能趋势预测,“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迅速翻倍。“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超过40GW,未来10年,全球中国以外地区海上风电新增规模将超过200GW。

“海上风电面临新的机遇,尤其是深远海风电将得到空前发展。”陈十一认为,“80%海上风能都处于深远海,而飘浮风电是深远海风电机组发展主力,关系大型风电飘浮式机组和海上智慧运行。”

同时,陈十一也指出,当前深远海风能开发面临环境条件复杂,浮式风电装备制造、运输安全风险大,浮式风机运行工况复杂,可靠性要求高,运维难度大等挑战。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zonghexinwen/2021/1209/887.html



上一篇:能源早新闻|BIPV香了!14地发布补贴政策
下一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供需两侧多元化发展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 | 水利规划与设计编辑部| 水利规划与设计版面费 | 水利规划与设计论文发表 | 水利规划与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利规划与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